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(fā)展,在向國外開展業(yè)務的過程中,企業(yè)的商標也必將作為先遣部隊提前做好準備。由于商標嚴格的地域性,在國內注冊成功的商標其有效保護的范圍只在我國境內,若要將產品或服務推廣至國外,企業(yè)應當注意在國外相應的國家和地區(qū)進行商標注冊。
從另一方面來講,企業(yè)若未及時向國外申請商標注冊以保護自己的商標,很容易遇到海外企業(yè)搶注中國商標的情況。通過搶注我國的商標,國外企業(yè)不但可以制造商標糾紛,并以此作為阻擊或者延緩中國企業(yè)和產品進入其所在國市場的利器,進而壟斷市場;而且,對一些在我國境內已產生一定價值的商標,國外企業(yè)通過搶注商標牟取額外利益,比如向中國企業(yè)索取高額的商標轉讓費等。
例如:
北京市藥材公司發(fā)現其“同仁堂”商標在日本被搶注。該公司遂以“同仁堂”為公眾熟知的馳名商標為由,請求日本特許廳撤銷該不當注冊的商標,日本要求提交“同仁堂”系我國馳名商標的證明文件。為了保護我國商標在他國的合法權益,商標局在做了廣泛的社會調查之后,于1989年正式認定“同仁堂”商標為我國馳名商標,才得以保護。
很多品牌方覺得已經有國內商標注冊在手,品牌已經沒有法律風險,就放棄了國外的品牌維護。然而品牌方忽略了最重要的商標注冊的地域性原則,在中國有效注冊的商標,在國外并不被當然承認,在其他國家仍然可以被其他人搶先注冊。
不注重品牌的國外維護帶來的后果:
1、當國內品牌想要進入海外市場時,如果發(fā)現這些品牌已經在當地被搶注,要么花費高價把品牌買回來,要么接受合營或者其他苛刻條件,要么就只能改名,在當地重新打造一個新品牌。無論哪種方案,代價都是巨大的。
2、國內品牌方在可遇見的未來沒有去開拓海外市場,如果這些品牌被搶注后在當地也開起同名的店鋪或者賣同名的產品,被山寨的店鋪和產品也會給國內的品牌帶來聲譽的負面影響。
應對國外品牌搶注的方法:
1、及早進行馬德里商標注冊
國內品牌無論目前是否有出海計劃,都應該提前了解海外市場,通過馬德里商標注冊一次覆蓋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因為很多國家都有商標實審制度,國內品牌方先占位,后面的商標搶注就無法通過,即使國內品牌暫時不在那些國家進行實際運營,通過馬德里商標注冊也能防止被人鉆空子搶注。同時要注意保留商標使用和品牌推廣的證據,以備不時之需。
2、及時提出商標異議或者無效宣告。
對尚未成功注冊的搶注商標,一旦發(fā)現了就要在申請階段積極聯系專業(yè)的商標律師討論應對方法,比如在提出抗議信,在搶注商標公告期內及時提出商標異議等;
對于已經注冊的搶注商標,可以提出不使用撤銷或者無效宣告。
以上兩種方案相比,第一種方案所花的精力最少,而且成本最低。第二種方案中,想要異議或者撤銷搶注商標的注冊,需要提供真實有效的證據,證明商標的真實所有者,商標的知名度和認知度,以及搶注者的惡意或不正當競爭行為,這一過程可能會耗費很多費用、時間和精力,如果品牌方平時沒有注意收集相關證據,難度也很大。
如果之前沒有來得及做國外商標保護性注冊,萬一國內品牌在發(fā)現自己的商標被搶注或者侵權的情況下,應該積極地采取法律手段,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